近三年辽宁的GDP增速在全国主要省份的排名中一直处于下游水平,说明辽宁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存在较多不合理性和问题,要素驱动的粗放发展模式还未彻底转变。特别是依靠资源实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较突出。
过度依赖传统能源
辽宁不仅面临着其他省份共同面临的一系列资源和生态问题,而且还有着较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一是能源消费过度依赖传统能源。相对于全国而言,辽宁省煤炭资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较高,石油及其他能源的消费比例虽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但仍无法替代煤炭资源。2014年底,辽宁省煤炭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率约为62.1%。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变化。
二是能源利用率低。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相对不高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辽宁省能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辽宁省工业能耗最高的行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和炼焦业等产业。这些产业的生产工艺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三是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程度不够,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首先,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不完善。目前,缺乏全省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开发的相关政策,也没有规范相应的开发目标与系统的开发计划,仅沈阳市出台了《沈阳市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2016-2017年)》。其次,可再生能源产业成果转化、市场发育方面的政策还不够完善。此外,资本市场尚不健全,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这些也影响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速度。
优化辽宁能源产业结构
要解决辽宁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发展节能减排技术,降低传统产业的能耗;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推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清洁能源,从而实现辽宁能源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是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关、停、并、转一大批涉及能源生产、金属冶炼、化工、建材等能源消耗大和能源效率低的技术落后的小型企业。其次,要推行包括煤、电、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市场化,对这些能源征收不可再生的能源税及碳排放税,用市场的力量淘汰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同时要避免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再次,要持续推进能源技术创新。主要涉及工业、交通、建筑及生活节能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如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技术、节能照明技术等。最后,还要在能源的供给阶段开展技术创新,不断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传输、配送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和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姓名:吴伟工作单位:
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有效途径是发展低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辽宁应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构建新型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要重点培育和开拓以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速产业结构转型。
三是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近期,辽宁应把节能减排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作为重点,在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不断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期,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特别是辽宁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风能、太阳能,以及加快生物质能的发展。此外,要推进氢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长期,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洁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
四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从公众消费和政府消费两个层面入手。在公众消费层面,需要充分利用传统宣传教育资源及新媒体平台来引导公众参与绿色消费,在不降低公众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绿色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政府消费层面,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推广节能产品的使用,促使节能技术的普及。制定政府“低碳采购”政策,通过行政干预政府的购买行为,促进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低碳环境标志产品。
五是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首先,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把握好信贷投向。一方面,加快辽宁煤炭产业结构的提挡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加大对清洁煤技术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对风电、核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拓展。此外,要鼓励可再生能源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如设立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可再生能源产业领域。其次,建立健全法律体系。辽宁要加快和完善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包括对于碳税征收相关政策的制定,可再生能源汽车的购买政策等。
文章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网址: http://www.xdzzjsyzb.cn/zonghexinwen/2020/0729/441.html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投稿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编辑部|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