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IM大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要求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伴随着bim技术应用改革发展进程,铁路标准地基处理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和装备标准的发展完善,为保障铁路建设和运营安全、促进铁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服务铁路“走出去”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为适应铁路建设、运营实际需求,满足标准在质量控制、安全保障、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基本建成了系统的铁路标准体系。标准体系适应高速、城际、客货共线和重载等不同类型铁路特点,满足各种地质地形、气候条件和运输需求。标准体系涵盖机车车辆、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服务等专业的产品及工程建设标准,系统规划和指导标准制修订工作。“十二五”期间共发布实施374项铁道国家标准和铁道行业标准,为我国铁路的设计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要求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伴随着bim技术应用改革发展进程,铁路标准地基处理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和装备标准的发展完善,为保障铁路建设和运营安全、促进铁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服务铁路“走出去”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为适应铁路建设、运营实际需求,满足标准在质量控制、安全保障、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基本建成了系统的铁路标准体系。标准体系适应高速、城际、客货共线和重载等不同类型铁路特点,满足各种地质地形、气候条件和运输需求。标准体系涵盖机车车辆、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服务等专业的产品及工程建设标准,系统规划和指导标准制修订工作。“十二五”期间共发布实施374项铁道国家标准和铁道行业标准,为我国铁路的设计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铁路政企分开体制改革后,国家铁路局组织对既有及在编铁路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完成了2700多项铁路标准的梳理、分类,明确了管理界面,为构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的铁路标准体系奠定勘察设计。
--标准水平显著提升。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经过多年来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铁路标准日益完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在复杂桥梁工程、长大结构设计、长大结构图、轨道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大型客站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指导建成了京津、京沪、京广、哈大等一批设计时速350公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伴随着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工程的建设实践,重载和高原铁路标准探索取得新进展。铁路产品标准在动车组、列控系统、轨道市场、运营调度等关键标准方面取得突破,提高了设备质量和系统稳定性,技术装备安全可靠性水平进一步提升。
--标准电气规范的作用明显。铁路标准规定了进入铁路市场的基本要求,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工程建设和装备的安全和质量水平,发挥了标准的技术基础作用。强化了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政策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市场规则。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强调了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的基本要求,确保了铁路工程的质量“底线”;铁路产品标准突出了安全可靠性技术要求,明确了质量性能指标和试验检验方法,保障了铁路产品的基本品质。
--标准国际化步伐加快。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铁路联盟(UIC)相关活动,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争取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2012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ISO/TC269)共开展了5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我国参与制定5项;国际电工委员会隧道铁路设备与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9)方面,我国主持制定9项、参与制定78项IEC国际标准;国际铁路联盟(UIC)方面,我国主持制定20项、参与制定18项UIC国际标准。我国成功承办ISO/TC269第4届全体大会,中国铁路专家和机构担任了机车车辆分委员会副主席职务和承担了基础设施分委员会联合秘书处工作,实现了中国铁路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为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和促进我国标准国际化,组织开展我国铁路标准翻译工作,发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铁路标准英文版135项。
--标准管理逐步规范。制定了一套铁路工程建设和产品技术标准管理制度,明确了各方职责、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完善了政府、标准化技术机构、企业各司其职的标准化工作机制,指导和规范了铁路标准管理工作。注重发挥标准承担单位在人才、技术、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标准编制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标准编制水平明显提高。及时将铁路建设、运营实践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铁路标准,标准编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明显提升。
文章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网址: http://www.xdzzjsyzb.cn/zonghexinwen/2020/0725/418.html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投稿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编辑部|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